你有多久沒有看報紙雜誌?每日上網瀏覽新聞與社交媒體,或者也忘記了紙張的觸感,筆觸的人情味。然而有人對於書本、文具,有著執著與堅持。身為三孩之母的 Jacqueline Sun,是精品文具店 paper n things 的創辦人,對於文具這種傳統用品的執著,也可以從她教育子女的宗旨體會得到。
Jacqueline 是傳統學校出身,當過律師,現時把心思投放在子女上,以及經營這間文具店。Jacqueline 與丈夫育有二女一子,大女現轉讀國際學校、10 歲的二女和6 歲幼子均就讀傳統學校。「我小時候讀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小學畢業到外國升學。自己也是傳統學校出身,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學習紀律、認識香港文化、學好中文。」女兒升上中學,有幸入讀心儀國際學校:「國際學校讓女兒可以訓練分析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相比傳統學校又有另一種得著。」
法律系出身的 Jacqueline,對孩子的學術成績,以及未來是否成為專業人士沒有刻意要求。現時資訊垂手可得,現在的小孩比當年的自己見識更廣。Jacqueline 感覺現代小孩的成長階段與自己截然不同:「記得自己十幾歲時,很多事都不知道。現在的孩子打開手機電腦就可以搜索不同資訊;學校 social studies 課堂老師又會跟他們討論世界大事。」不過 Jacqueline 亦感歎資訊越多越要懂得分辦真偽。
除了小朋友得到資訊更容易變得更聰明,Jacqueline 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好好管理自己的情緒,有更高的情商和面對逆境的能力。「希望子女面對問題時懂得解決困難,這樣他們將來的生活才會充實,能夠適應不同的環境,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
Jacqueline 親自經營位於中環太子大廈的精品文具店 paper n things,搜羅世界各地精緻的文具精品。她和孩子們都有寫 Gratitude Journal (感恩日誌) 的習慣,是一種簡單版的日記,例如每日記低三件值得感恩的事情。「譬如小朋友會寫:感恩我的生命、感恩我的朋友。背後原理就像我們每天做運動一樣,有了這種 muscle memory,每天練習正向思維懂得感恩,每天都可以受用,習慣凡事向好的一面看。」
中國人傳統要男孩子「流血不流淚」,育有 6 歲幼子的她有這樣的感受:「傳統社會思想認為男孩子哭便代表懦弱,但人就是有情緒,不論男或女。更加適當的是教小朋友有情緒時可怎樣做 (例如寫日記或聽音樂 ),這些應變技巧終身受用。」
除了鼓勵小朋友寫低小日誌、感恩每日的生活,Jacqueline 也會提自己時常感恩:「有時自己遇到不如意的事,晚上翻開感恩日誌,可能會告訴自己,當是上了一課吧,或者回想事情沒有變得更壞,其實也算不錯。」用 Gratitude Journal 練習每天感恩,梳理自己的情緒,不只是孩子要學習的功課,作為成人也要謹記每天實行。
中環太子大廈2樓243舖
Instagram : @papernthings_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