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經常聽到「玻璃肚」這個俗稱,其實是指進食後很快便會肚痛腹瀉,腸胃十分敏感,當出現這情況時,很有可能是患有「腸易激綜合症」,根據過往醫學統計,本港大約有10-20%患有此症,而且女士較多。「腸易激綜合症」成因是什麼、會否引致更嚴重問題,腸胃肝臟專科 – 薛立威醫生分享更多資訊。
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IBS)是一種功能性腸胃問題,由腸道蠕動不協調造成,是腸臟功能紊亂、失調,或腸道過敏所引起的症狀之統稱。
坊間對腸易激綜合症有許多不同的別名,包括腸敏感腸躁症。玻璃肚亦是一個常見嘅名稱,主要用來形容腸道好脆弱,只要有些微外來情況影響,就好容易出現症狀。
醫學界暫時對腸易激綜合症的成因未有結論,但多年研究之下,暫時傾向有以下幾個學說:
.腸—腦軸線 ( Gut – brain axis )
.腸道細菌失衡 ( Gut microbiota dysbiosis )
.神經內分泌失調
.內臟超敏反應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暫時看來,並沒有單一學說可以完全解釋腸易激綜合症的成因,醫學界傾向認為,主要成因應該由幾個因素互相影響而產生。
腸易激綜合症的症狀相當廣泛,主軸症狀包括3類:
.腹痛或腹部不適,但不適程度則因人而異;
.可能同時間伴隨排便習慣改變,包括排便次數由多轉小,或由小轉多;
.糞便外觀形狀的改變,如排出的糞便從軟便、水瀉,轉變成顆粒狀或不易排出的硬便。
腸胃消化系統與腦部情緒的確有很大嘅關係,不少人緊張時會肚瀉,又或者休息不足時會便秘。兩者道理其實差不多。不少大型研究都指出,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當中,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的比例比一般市民高出三倍,此數據有效佐證「玻璃肚」與情緒病之間有莫大關係。
其實,任何年紀人士也有機會患上腸易激綜合症,年輕、女性患者所佔的比例較多,男女比例約為1:1.6, 部分患者就讀中學時已經受此症困擾,有數據顯示,學生出現相關症狀的比例更高達兩成多。
而女士則比較多患上便秘型腸易激綜合症,愈來愈多研究發現,女性的性激素如雌激素、黃體銅可能是她們患上腸易激綜合症的原因所在。
雖然腸易激綜合症與許多腸胃病症狀相似,甚至症狀上有重疊,部分病人單從症狀上,已可分出三者不同之處:
腸胃炎 : 腸胃炎一般是一次性或偶發性,患者許多時會出現嘔吐,而嘔吐並不是腸易激綜合症的症狀之一。
痔瘡:痔瘡跟腸易激綜合症比較容易分辨,痔瘡常見症狀包括肛門口出血、肛門口疼痛或痕癢,這些都不是腸易激綜合症的症狀。
大腸癌:大腸癌是其中一種需要排除又很重要的病況,大腸癌初期跟腸易激綜合症病徵十分相似,腸易激綜合症一般都在比較年輕時病發。要注意的是,超過40歲後,就很少會有初發的腸易激綜合症,因此若年紀超過40歲,出現肚瀉不止情況,應考慮進行身體檢查以排除患大腸癌的可能性。
胃痛或胃抽筋不會引起 腸易激綜合症,但有個別病人在腸胃炎後,會有類似腸易激綜合症的症狀,症狀有時候更可以維持數個月甚至超過一年。
腸易激綜合症沒有絕對的診斷方法,醫生一般會透過問症和身體檢查,從而評估患者是否患上腸易激綜合症,同時排除其他腸胃病的可能性。有需要時,醫生會建議抽血檢查、進行大腸內視鏡,當中比較常用的準則是羅馬準則 :
主要條件:
症狀至少在6個月前開始,而在過去3個月內平均每周至少1天的復發性腹痛,伴隨下列合併症狀至少兩項以上。
合併症狀:
1. 腹痛與排便相關。
2. 有排便頻率的變化,如從每天排便3次以上,轉變成每周排便少於3次。
3. 有糞便外觀形狀的改變,如排出的糞便從軟便、水瀉,轉變成顆粒狀或不易排出的硬便
「主要條件」+「合併症狀」中符合2項或以上,即可診斷為腸易激綜合症。
大便形態主要可分3類:
.便秘型
.反覆腹瀉型
.便秘腹瀉兩者混合型
腸易激綜合症暫時沒有藥物根治,如非十分嚴重,患者可先藉由調整自我飲食習慣來控制腸易激綜合症。而大多數患者都有一個個人「不耐受食物表」,以避開容易引致病發的食物。
這些食物容易滯留在腸道中會發酵產生氣體,造成過多的水分移動到腸道中造成脹氣、腹痛、腹瀉、痙孿,常見例子包括:
.藥物治療要視乎症狀
.緩解腹痛及脹氣主要用抗腸痙攣藥物
.腹瀉型IBS則用止瀉劑
.便秘型IBS =鼓勵患者多攝取纖維 , 視乎嚴重程度採用不同的瀉劑
除此之外,病人可透過改變生活習慣而減少「腸易激綜合症」的發作:
.少食多餐,適量食物份量有助維持健康的腸臟蠕動
.攝取充足膳食纖維
.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不一,所以建議腸躁症患者可多做嘗試
.患者亦可以留意近年流行的 low FODMAP diet
.FODMAP是一群「在腸道發酵的短鏈碳水化合物」
.在小腸道較難被消化或被吸收
腸易激綜合症不會惡化成其他嚴重疾病,但處理不當,或症狀頻繁,會對病人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在治療方面,目前沒有藥物可以完全根治腸易激綜合症,藥物只能紓緩病徵。
患者可以從以下8點著手,保護腸道,以減少腸易激綜合症的病發:
1.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2. 注重飲食,養成運動習慣
3. 腹瀉型要避免高油脂食物、生菜或含咖啡因的飲料。
4. 便秘型的患者可攝取較多的纖維,如蒟蒻、燕麥等
5. 保持正面心境健康情緒
6. 規律作息
7. 充足睡眠
8. 透過身體檢查、驗血、大便化驗、照腸鏡等了解自己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