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就快到,對於特殊學習需要 (以下簡稱SEN) 小朋友的家長來說,假期讓小朋友無所事事留在家中,將會引發的亂象實在不敢想像!其實家長不用太灰心,長期假反而是難得的親子時間,若能在假期中鼓勵SEN兒童多運動,不單止可以促進親子關係,又可讓小朋友放電和鍛練體魄,一舉兩得!我們邀請了協康會物理治療師吳卓弦,與大家分享SEN小朋友運動小貼士,今個長假期,就和仔女一起動起來吧!
很多家長都會關注子女的學業,較少會為他們安排恆常的運動時間。世界衛生組織 (簡稱WHO)建議5至17歲的兒童,應每天累計至少有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不過有研究指出,大部分特殊學習需要(SEN)兒童運動量也嚴重不足。他們長時間久坐,較容易出現過重及肥胖的問題,長遠來說,甚至會提高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或其他疾病的風險,可見運動對於SEN兒童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另外,足夠的運動量不僅有助維持健康的身體,還能增強兒童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甚至能提升兒童在學業上的表現。有研究指出,SEN兒童的社交困難、焦慮、重複性行為,以及溝通障礙等問題,原來與缺乏中高強度運動和長時間久坐有關。此外,運動能夠刺激小腦和前額葉,有助提升兒童的專注力、自我調節能力和認知能力。可見,建立運動習慣對SEN兒童來說是至關重要。
幫助SEN兒童建立運動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趁著農曆新年假期,家長可以參考以下方法和策略,循序漸進,提升兒童做運動的動機:
1. 共同訂立清晰的目標 :家長可以和兒童一起訂立運動的目標 (例如每週運動兩次,每次運動30分鐘),並在兒童達到目標時給予適當的獎賞,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成就感,並增加他們運動的動機。訂立目標時宜考慮兒童的體能狀況和能力,切忌訂立過於困難的目標,即使兒童未能順利完成目標,也可以多加鼓勵和讚賞,讓兒童感受到自己的嘗試是被欣賞的。
2. 以兒童的興趣為主導:每個兒童都有自己感興趣的地方,例如有些兒童喜愛玩水,家長自然可以讓他們學習游泳。即使兒童感興趣的不是運動本身,家長也可以嘗試以他們的興趣為主導,慢慢融入運動的元素。例如有些兒童喜愛巴士,家長可以播放一些以巴士作主題的音樂跳舞影片,讓兒童跟著影片活動身體。
3. 訂立恆常的時間表:SEN兒童通常喜愛固定的生活流程,可以為他們訂立恆常的時間表,並在時間表中加入運動的元素,例如放學後去公園或球場跑兩圈、玩耍前跳繩50下、假日起床後跟著影片做早操等等,如果兒童擅長以圖像形式學習,可以以圖片取代文字來製作時間表,透過結構化和圖像化的形式幫助兒童建立運動習慣。
4. 團體運動:在團體運動中,兒童可以結交朋友,感受和朋友一起做運動的樂趣。團體運動有助提高兒童的運動動機,也能增強兒童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家長可以根據兒童的興趣,讓他們參加興趣班,例如籃球班、跆拳道班等,下文會建議一些適合SEN兒童參加的運動班。
5. 家長作好榜樣:家長往往是兒童模仿和學習的對象,因此若家長身體力行,建立恆常的運動習慣,相信會大大加強兒童的運動動機。家長平日也可以和兒童一同進行親子運動,下文會建議一些適合SEN家庭的親子運動。
SEN兒童普遍肌力、身體平衡、動作協調、知覺反應較弱,在選擇運動時宜考慮他們的能力和需要,以下會建議其中兩種特別適合SEN兒童參與的運動:
游泳是個很適合SEN兒童進行的運動,大部分兒童都喜歡玩水,他們在水中運動比在陸上運動有較高的動機。在水中活動時,水的阻力能給予他們關節本體感及觸覺訊息,有助增強兒童的身體意識及空間感。在持續流動的水中活動,亦有助訓練兒童的平衡反應及姿勢控制。
不同的泳式有助全面地訓練兒童全身的肌肉組群,並改善肌力。在兒童完全掌握游泳技巧前,穿戴泳圈或使用浮條在水中移動,都可達到以上效果。
對SEN兒童來說,參加武術興趣班也是個很好的選擇。武術興趣班通常會讓兒童練習到很多不同的基礎移動技巧及專有的動作,例如跑步、蹲跳、單腳企、踢腿出拳等等,有助訓練兒童肌力、心肺功能、協調能力及反應。
此外,兒童在武術班中有機會面對不同的社交情景,例如向老師敬禮、跟從老師指令做動作、和同伴一起排隊做鍛鍊、與其他兒童合作進行不同的肢體活動等等,有助提升兒童的社交技能和溝通技巧。
更有研究指出,武術訓練能減少SEN兒童的重複性行為,改善兒童的執行功能,而武術班結構化的流程亦有助提升SEN兒童的持續參與度。
和兒童進行親子運動有助提升兒童的運動動機,也能增進親子關係。以下會建議兩項適合SEN家庭進行的親子運動:
親子瑜珈是個門檻較低的選擇,不論在室內或室外,只需要有足夠的空間便能完成。即使沒有運動基礎,家長也可以透過網上影片或圖片,選擇一些簡單的入門動作和兒童一同學習,例如呼吸練習、貓牛式、樹式等等,如果兒童感興趣,可以一同參加親子瑜珈班,一同建立運動的習慣。
到公園野餐及運動也是個很好的親子活動。不妨相約其他家庭一同在大自然環境中享用食物,之後和孩子們進行一些簡單的活動,例如捉迷藏、踢足球、玩閃避球等等,簡單地在草地上奔跑及追逐對兒童來說已經是個很好的帶氧運動,如果環境許可,更可以讓兒童赤腳在草地上行走,有助提供觸覺刺激,鍛練他們的腳部肌肉及平衡力。
SEN, 是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Need)的縮寫。 現時本港教育局把SEN分為9個不同的類別:包括讀寫障礙、注意力不足 / 過度活躍症、自閉症、言語障礙、智力障礙、聽力障礙、肢體傷殘、視覺障礙,以及精神病。上文所介紹針對SEN孩子的活動,亦適合一般小朋友,以達到鍛練專注力、各類感觀、肌肉活動能力、語言能力等效果,大家也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