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小朋友不用上學,經常在家手機、電腦、遊戲機,一天到晚「機不離手」,會否怕他們沉迷手機,開學後難以收拾心情?呂慧儀參演無線處境劇集《愛回家之開心速遞》飾演「熊若水」形象入屋,畢業於科大電子工程學系的她,讀書時是學霸的她,早前與朋友合夥經營補習社,對於教育小朋友也有獨到心得。育有 9 歲兒子的呂慧儀,曾透露抗拒孩子玩手機,寧願與兒子「蟹籽」多互動、多帶他接觸大自然。日前她就拍片分享防止0-16歲小朋友沉迷玩手機4大部署,值得各位新手父母參考!
呂慧儀引用著名兒童學習心理學家 Jean Piaget 提出「兒童認知發展理論」,此理論將兒童認知發展分成4個階段。
0-2歲的幼兒通過動作和感官探索世界,以獲得知識和經驗,本身就應該遠離手機。
0-2歲防止沉迷手機對策:此階段小朋友完全不應該接觸電子發光產品,會傷害孩子的眼睛及擾亂認知發展。
這階段的兒童開始使用簡單的詞語和符號向外界表達自己,開始用第一人稱表達,但未能很有邏輯地思考事情。
2-7歲防止沉迷手機對策:此階段的小朋友,家長如有必要讓小朋友玩手機的話,必須事先與小朋友約法三章,訂立嚴格的規則,例如「每次只能玩 30 分鐘」、「每日不可玩超過 2 次」。如果小朋友能遵守的話,才可以獲得下次玩手機的機會。
若小朋友未能做到,便應該予以懲罰,如「下一次不能玩手機」、「沒零食吃」,讓小朋友知道小朋友知道不守規矩的後果。
這個年齡的小孩已能夠在看到特定對象時進行邏輯思考,也懂得運用自己的經驗解決問題,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其實是最難應付的。呂慧儀指出,經驗告訴我們,如果從小培養小朋友「健康使用手機的良好習慣」,家長便能容易解決問題。她並提出 3 個建議:
7-11歲防止沉迷手機對策:
建議 1:將手機設定為只限Wifi上網,並用智能router設定上網時間,就可以限制小朋友上網。
建議 2:將孩子手機設定為家長監控模式,限制小朋友上網時數之餘,能夠知道小朋友瀏覽過哪些資訊,以及掌握正在使用哪些應用程式。
建議 3:與小朋友友善良好地溝通,讓他們明白家長限制上網的用心。
小朋友進入中學階段,開始有系統地學習,亦具備抽象及邏輯思維的能力。此時呂慧儀不建議家長以權威限制小朋友使用手機,反而要多點跟他們講解。
12-16歲防止沉迷手機對策:要讓孩子知道為甚麼他們要學習控制使用手機,明白自律行為的重要性,明白「要自己控制手機,才能避免被手機控制」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