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已經一個月,學童已漸漸適應校園生活。可是,不少家長都會擔心小朋友在學校難交朋友,甚至慘變「孤獨精」,並漸漸不喜歡返學。但其實父母只要有系統地為小朋友建立社交能力,自然可以讓學童在學校自然結識到更多朋友,與同學開心相處及投入校園生活。
如何為小朋友製造建立社交能力的先決條件、從而讓學童逐步建立社交能力?我們邀請了註冊心理學家及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 Miss Tiffany為大家詳細講解。
社交能力是我們每日都會用來跟別人溝通和互動的技巧。它們包括言語和非言語的行為。例如:言語、 肢體語言、理解面部表情的能力等等。有良好社交能力的人會知道如何在社交場合中與人互動,同時亦能理解和別人溝通時的隱含規則。例如:我們不會隨便觸碰別人、 與人相處時應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等等。
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可以幫助我們跟別人保持正面及積極的互動,尤其對於建立和維持友誼極其重要。始終孩子每天跟別人相處及互動時,總不會是每次都能順利進行的。因此,孩子需要學習如何能夠實施適當的策略,從而解決衝突。
我教過眾多學生,很多時都會有學生與我分享在學校的人和事。有學生向我訴說在學校的同學,對他惡言相向,因此他便大哭,結果該同學繼續取笑他。有另外一些學生在此情況下則會選擇以牙還牙,初時口角,繼而動武。甚至乎有些學生被同學取笑,他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反應,只有放聲大哭,結果被同學欺負的情況一直延續。
另一方面,有同學送了生日禮物給學生,但學生媽媽告訴我,仔仔不單沒有即時表達感謝,竟然不懂得應該如何反應。可見,社交情境有千百萬種,小朋友除了建立社交能力之外,同時亦要學識如何把社交技巧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和隨機應變。
除此之外,孩子亦需要有同理心,這樣他們才能以理解和關心的方式及態度去回應他人的感受,並和他人維持正面積極的社交關係。
1. 注意力與專注力:能夠持續努力,心無旁騖地進行活動,並且能夠維持足夠長的時間來完成任務。
2. 言語理解能力:對語言的理解。
3. 言語表達能力:透過言語或其他溝通形式來傳達願望、需求和想法。
4. 遊戲技能:孩子能自發性地參與活動,學會駕馭身邊環境並對此作出相關回應。遊戲技能也是發展高階言語和語言功能的基礎,例如與人輪流對話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5. 專注行為技巧:言語和非言語的行為去表示給對方知道我們正在用心聆聽,並向對方展示我們對其對話内容有興趣。例如運用眼神交流、共同專注力、等待能力和身體語言等等。
6. 自我調節:能夠根據不同的情境和狀況,並以現今社會可接受的方式去調節適合該任務或情境的自我情緒、行為和注意力。
7. 執行功能:一系列高階推理與思考能力。這是自我控管能力、跟從不同步驟指令和專注等能力的基礎。
8. 規劃與排序:能夠自己計劃連續的多步驟任務或活動並執行,從而獲得明確的結果。
- 𝐑𝐞𝐠𝐢𝐬𝐭𝐞𝐫𝐞𝐝 𝐏𝐬𝐲𝐜𝐡𝐨𝐥𝐨𝐠𝐢𝐬𝐭
- 𝐁𝐨𝐚𝐫𝐝 𝐂𝐞𝐫𝐭𝐢𝐟𝐢𝐞𝐝 𝐁𝐞𝐡𝐚𝐯𝐢𝐨𝐫 𝐀𝐧𝐚𝐥𝐲𝐬𝐭 (𝐁𝐂𝐁𝐀)
- 兒童行為諮詢服務
- 一對一ABA行為治療
- 正向行為社交小組
- 升小一預備班到校講座
- ABA家長/教師培訓
- 學校影子老師服務
- 提升兒童正向行為教具書
- 分享正確及具科學實證有效育兒教學方法
|相信科學,相信專業 |
https://www.misstiffanybcba.com
FB @psyc.made.simple
IG @psyc.made.simple
WhatsApp: 6336 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