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又到了週末,想給自己好好放鬆一下,於是我特意到了演藝學院,看了早前預購的林日曦作品 — 舞台獨腳戲《大初戀日》。
以學生時代背景作起點的這套劇,讓我勾起了不少美好回憶:音樂室、陸運會、小食部、歌唱比賽……昔日種種的校園回憶,彷彿在眼前重現。而讓我最有深刻感覺的,是故事表面上是敘述着一個校園故事,但從深一個層次去看,卻是在寄寓着從前的我們。
劇中故事彷彿見證着時代的變遷,從97移民潮、回流、再到二次移民等等的社會現象,對於我而言實在很有共鳴。
故事起始於1996年,那時候不少香港人都因為對未知的未來,萌生了移民的念頭。劇中的其中一句對白,值得細思:「移民」是不是代表永久離開香港,到其他地方居住,以後都不回來呢?在九七移民潮的那個年代,或許是的,當時的航空和科技都沒有現在發達,一去可能就是好幾年,要再跟香港的朋友見面和聯絡也不容易。
舞台獨腳戲的情節,讓我想起了初中的一段回憶,記得那時候,爸媽也曾經想過帶着我一起移民英國。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那段時間有親戚也去了英國,生活安頓下來後似乎過得不錯。而最重要的,當然是可以讓孩子享有英國的教育體驗。當時我的好朋友知道了,非常不捨。猶如劇中的那段劇情,雖然移民很多時候都是父母的決定,但我們卻不能忘記,孩子也有自己的感受和意願。孩子的情緒,也是需要被照顧的。
關於97後的回流,當時社會上談論的不多,大概是因為,沒有多少人想過會有回來的一天。直至後來,有些97前移民到外國的香港人,因為當地的生活環境和自己的經濟發展未如理想,開始有部份人考慮回流香港。在我的工作生涯和處理過的移民個案中,就曾有遇過不少這樣的個案。
20年匆匆過去,BNO簽證計劃的推出,讓不少港人重新考慮移民英國的可行性。有些,可能是從前一直想移民,但未能符合簽證計劃的條件,現在終於等到了可以申請的機會;有些,是以前想都沒有想過會移民,因為對未來種種的不穩和擔憂,決心踏出安舒區;也有些,可能是97前曾經移民英英澳加,後來回流香港,現在再二次移民。
關於回流這個議題,記得上年到港台的節目接受訪問,主持人也曾經跟我探討同樣的問題。當時我的回答是,計劃只短短推出了一段時間,未有實質的數據可以作研究和參考。我只知道,在從事香港人移民英國這份工作十多年的經驗以來,讓大家決定離開的原因,也一直隨着時代而變遷。社會環境因素、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對未來種種的不確定,讓大家在做這個決定時變得更加堅決。
劇中的情節,讓我想到很多很遠。直到故事尾聲的一幕,男主角終於有機會跟女主角揮手,好好說一聲「再見」。人與人的關係,不也是這樣嗎?並不是每一次離別,我們都可以好好說再見,所以才會有遺憾。想起這段日子以來,也不少朋友離開了香港,有些是我後來才知道的,也未能有機會好好說一聲再見,不知道你們現在生活得好嗎?
劇終時,聽着原創音樂,淚水竟不知不覺從眼角流下來,我是被深深感動了。或許,我們都想念從前,卻也再回不到從前。正因如此,在回憶中過去的我們,才會那樣美好。
謝謝林日曦的作品,願每一個香港人,都可以像他一樣,努力燃燒生命去追夢……
Made in Hong Kong, Proud of Hong Kong.
英國大律師,畢業於英國倫敦城市大學法律碩士,英國林肯大學法律學士。 英倫移民Janine Miu: /fb@mhtjan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