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沒跟大家見面,希望你們還記得我。這陣子一直在忙的原因,是我知道英國疫症爆發以來,醫護人手非常短缺(編按:媽媽護士長身在英國),所以我花了些時間去重新申請了註冊護士的登記,讓我可以間中以正式護士的身份參與醫院工作,去減輕前線醫護人員的壓力。
說起來,我現在主要在一個固定的病房工作,很多人問我醫院裏的情況如何。可以說並不理想。因為單單在我工作的病房已經有七、八成同事中過 Covid。而且因為病房原非用以收 Covid 症,現在卻變了有一半以上病床用來收 Covid case。
進入醫院的 Covid 病人情況通常都好差,單是我昨日返工,一日內已有三個病人過身,另一個就 tube 回 ITU。知道病情嚴峻,不少同事都比之前謹慎了,會全日戴住FFP3 (即N95)。
昨日返工其中有三個同事都曾中過 Covid,於是我就主動問一下他們中招之後有甚麼體驗。
同事 A 是位中年英國男人,冇長期病患,據稱自己有做開 gym,返工亦見佢識用 PPE 保護自己。他是早兩個月中過 Covid,說中了但又沒甚麼病徵,直到用 swab 才知道是 positive,在家裏隔離 14 日期間,都只係感覺比較攰及集中唔到精神。
同事 B 是位廿多歲菲律賓籍女仔,體型略肥胖,同樣沒有長期疾病。她上個月中了 Covid 後病足一個月。她的情況比較嚴重,會全身無力,連行路都行唔到,兼且有多日發高燒、氣促,SaO2 得番 90%。本應要入院,幸好她媽媽都是護士可以照顧她,所以最後就冇入院。現在康復之後,也未見有特別問題,唯獨她現在的防護意識仍然不算很好,在病房不進入隔離區都只是戴着surgical mask,而且間中也會拉低口戴再戴番。
同事 C 則是位五十幾歲英國男人,亦說自己有做開運動,及沒有長期疾病。他早兩個月前中 Covid。中了之後好像是比流感再嚴重少少,會有肌肉痛、臉上長期發熱、頭痛、冇胃口,甚至味覺會變得好古怪,例如甜食會變成苦味。他康復之後,即使明白自己有機會再受感染,但也不會擔心,並指因為自己單身,所以不怕傳染家人,同時因為覺得上次感染的病情都不算好嚴重,所以現在他也沒有特別注意做防護,說話時都習慣拉低口罩。
三位同事染病後病情各有不同,康復之後的反應也不一樣,我就純粹當作參考,明白到每個人的習慣真的非常不一樣。
故事說完了,也順便給大家介紹一下我新的專頁,歡迎大家來給我意見:
本文作者:媽媽護士長
兩子之母,護理學碩士畢業,任職公立醫院護士超過十年,曾經於最前線對抗沙士疫症,及後晉升醫院護士長。因懷有提升香港護理行業者質素之理想而開展教育事業,於多間專上學府擔任護理系講師多年。現移居英國並於當地成為註冊護士。
fb @ HKnurse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