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起跑線」乃近代社會常見的金句,也可能是父母於生兒育女前便被灌輸的理想。生活中出現比較﹑比賽便一定會有表現較佳的,備受讚賞也必然令人心情愉悅。既然有優勝或表現較佳的一方,也自然有「失敗」的另一方。仁濟醫院學校社工及支援服務註冊社工梁姑娘表示,人人都想做「最好」的一位,那麼,「最好」以外的「輸家」該如何面對這份失落及挫敗感?習慣勝利的人,又能夠接受人生有「輸」的時候嗎?
註冊社工梁姑娘分享,她在幼稚園駐校的日常中,曾經遇過家長憂心忡忡表示孩子表現悶悶不樂,擔心孩子在校發生甚麼事或適應不良;也見過老師於工作紙上列印不同形狀,要求孩子不靠工具將圖形撕出,孩子擔心以手撕出圖形不美觀而不肯嘗試,甚至大哭。
依據艾瑞克森(Erik Erikson)的心理發展階段理論,2-3歲的兒童開始懂得按照社會要求作有意義的行為,並透過此等經驗逐步建立自主自信;至4-5歲時,因逐步建立起自信及自發性,會對生活事物表現主動好奇(見下表),按此理論,兒童應該對上學感興趣,也應該願意嘗試手撕圖形的練習,為何又會出現上述令家長或老師擔憂的情況呢?
當我們再嘗試了解相關家庭,不難發現孩子希望以最完美的一面讓人了解﹑希望接收好的評價,一旦遇到不懂應對或沒信心處理的事便退縮;家長擔心孩子出現負面情緒,可能會急於尋求解決方法,並急於協助孩子與容易觸發負面想法的事物分隔,希望隔絕「負面」與孩子的接觸;部分家長因為不想孩子太辛苦,或想減少由孩子自行完成任務衍生的麻煩,有時會直接代替他們處理日常事務,展示良好的成品或表現,讓孩子活在「完美世界」。這些出於愛或照顧孩子的行動,卻無形中削弱了孩子接受不完美的能力及抗逆力,亦阻礙了孩子解難能力的發展。
心理學家Dr. Madeline Levine認為,當我們為孩子做他們已經或幾乎可以自己做的事,或當我們的教養行為是從我們的自我出發時,便形成「過度教養」的管教模式。這種教養模式或許能即時處理很多事情﹑減低我們擔心會出現的負面或意外;另一方面,卻令孩子失去發揮創意、學習解決問題、認識自己或面對失敗的寶貴經驗。當依賴我們照料的孩子未能發展出自主自發的成長任務,即使生活事宜於他人協助下無風無浪地成長,他們卻無法建立整全的自我價值及自信心。在成人們營造的完美環境中從沒經歷失敗,更令這些溫室孩子對失敗感到無比恐懼。
要協助孩子面對「挫敗」,我們可以嘗試以下步驟﹕
步驟1. 留意情感反應:引導或協助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認同其獨有的情緒,再一起思考處理情緒的方法;
步驟2. 分析問題成因:協助孩子探索事件起源及出現逆境的原因,思考可作改善的地方;
步驟3. 探索應變方法:協助找出孩子可控制的部分、衝破他們感到無能為力的想法,減少挫敗對其他事件的影響、提升他們的信心;
步驟4. 鼓勵實際行動:引導孩子按照商討的計劃逐步實行,給予鼓勵及肯定。
不少家長認為憑著自己過往的經驗,既然知道那方法是不好的,便希望孩子不要重蹈覆轍,免卻他們走「冤枉路」。不過,容許孩子失敗,再從中陪伴及教導孩子如何接受及面對失敗,才能真正幫助他們健全成長,成為輸得起的孩子。下次當孩子跌倒時,不要急著扶起他,在安全範圍內,觀察他如何依靠天生的本能重新爬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