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當小朋友出現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時,父母一定大為緊張,立刻帶小朋友去看醫生,吃感冒藥才安心。但生病是否真的需要食感冒藥呢?
「看起來是小感冒,我開點藥給你當後備,不一定要吃,沒關係。」台灣兒科醫生陳映庄說。可是,當聽到醫生說不用吃藥,相信媽媽都會不禁露出懷疑的眼神,甚至滿腦子疑問:「不食藥,小感冒就會變大感冒,如何好起來?」
「絕大多數的生病感染都是病毒性的,目前只有少數病毒可以用藥物治療,例如流感、皰疹(acyclovir)等等,其他幾乎都是靠自己免疫力好起來,因此其實不嚴重的病毒感染,正常情況下完全不吃藥也會自己好。所以只要我判斷是會自然痊癒的小問題,例如小感冒、不嚴重的病毒感染或輕微的濕疹等等,通常只會開簡單的症狀治療藥物,而這類藥物隨時停藥也不會有所謂”抗藥性”的問題。」
陳映庄笑言,總是習慣在開藥後說:「這是後備的,可以看狀況變嚴重再用,或病徵影響到作息時才吃,例如喉嚨痛到吃不下,或鼻塞到睡不著就建議吃藥了,因為有好的睡眠質素,免疫力才能正常發揮。但是隨時可以停藥。」之類的說話。
這樣的做法,讓很多父母或長輩不習慣。始終父母會認為,即使是後備藥,也一定要吃完醫生開的藥,才能確保身體健康,父母也會安心一點。可是,站在醫生的角度,若然是小感冒,吃那麼多沒有必要的藥物,只會增加小朋友的肝腎負擔,而且父母餵藥有難度,每天吃幾次藥小朋友也會非常痛苦!
當然,如果醫生檢查後發現病毒感染嚴重,並叮嚀「一定要把藥吃完!」就一定要乖乖吃完,別自行停藥。這時可能已經用到抗生素或類固醇之類的藥了。
有文獻顯示,小朋友生病時,除了盡量保持均衡營養,多吃水果和肉類之外,也要多補充鋅和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有助縮短病程的機會,讓疾病加快痊癒。
資料來源: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