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媽媽手常見於產後婦女,因寶寶十月懷胎出世,媽媽都會對寶寶呵護備至,抱後捨不得放手而引致勞損,但隨著現代發展,至少每人擁有一部電話,連食飯睡覺都離不開它,很容易會因為長久姿勢不當使用手腕,隨時導致「媽媽手」。
在1985年,一位瑞士外科醫生弗里茨.狄奎凡提出,以他的英文姓名命名(De Quervain's Syndrome),中文學名為橈骨莖突狹窄性肌腱滑膜囊炎(Stenosing Tenosynovitis),病徵主要在大拇指與腕關節疼痛間、靠外側端疼痛,拇指活動時加重,特別做某些動作,如扭毛巾、倒茶、刷牙、清潔等,疼痛便會加重。
不正確地過度使用固定的手指動作,如拇指上下滑動手機,媽媽們換尿布、掃風、餵奶、抱寶寶等,令在腕部的伸拇短肌與外展拇長肌肌腱及滑膜發炎腫脹,引致疼痛。中醫說明疼痛發生是「不通則痛」和「不榮則痛」,若是跌打損傷而氣血運行不暢,阻塞經絡,就會導致「經絡不通則痛,通則不痛」;若是長期勞損,氣血不足以運行,經絡空虛失養,就會導致「不榮則痛」。
1. 手腕外側處有明顯壓痛,局部腫起。
2. 握拳,四指包圍拇指,將手腕向下,會產生拇指底部手腕的疼痛(Finkelstein test)
綜合以上2點,就可以確診媽媽手。
1. 玩手機的朋友應注意,避免長期使用拇指重複單一方向運動,使用電話20分鐘後,應休息10分鐘,減少長時間使用手腕動作,或用其他手指如食指等,維持正確姿勢才是治本之道。
2. 新手媽媽在抱寶寶時,應避免虎口及拇指全受力,可將手掌及手腕連成一直線,讓五隻手指平均分散寶寶的重量。另外,媽媽在餵哺母乳時,不要過度使用拇指,或是長時間持續同一姿勢。
1. 下臂平放桌面,手掌及手腕懸空,掌心向下,手指伸直向前。
2. 手掌下放,讓指尖指向地板。期間手指伸直,停留10 秒,回到第1步動作。
3. 手掌上抬,讓指尖指向天花板。期間手指伸直,停留10 秒,回到第1步動作,然後兩手交替做第1步和2步動作。
4. 建議每天做15次。
材料:雞腳10隻、山藥30克、花生適量、木瓜1個、瘦肉100克、黑豆適量
1. 花生和黑豆用水浸開。
2. 瘦肉洗淨出水。
3. 放入所有材料,煮沸後轉中小火煲2小時,最後加鹽調味。
註:材料中的黑豆是補身和上奶的食品,十分適合哺乳中的媽媽。
材料:五指毛桃100克、粟米2條、紅蘿蔔2條、生薑5片、豬腱300克
1. 豬腱洗淨出水。
2. 粟米和紅蘿蔔切成小段。
3. 沖洗五指毛桃,不用泡水。
4. 放入所有材料,煮沸後轉中小火煲2小時,最後加鹽調味。
註:材料中的五指毛桃不宜食用,可考慮另包湯袋,煲湯後拿出掉棄。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若有關於仁濟醫院中醫服務查詢,請致電 2370 2216查詢或瀏覽仁濟醫院網頁:www.yanchai.org.hk內中醫服務內容。
仁濟醫院暨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及臨床教研中心(下葵涌)、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