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Cookies 6位成員再度合體,現身鄧麗欣(Stephy)演唱會尾場兼大合唱掀起網絡熱話。在一眾久違的成員之中,以吳雨霏(Kary)人氣最高,不少樂迷紛紛發帖渴望Kary復出樂壇,網民猜測因1事未能成事!
現年38歲的吳雨霏歌藝早已被肯定,不過自2015年與其初戀男友「網球王子」洪立熙婚後淡出幕前,至今育有1子2女,組成五口子家庭。
雖然吳雨霏離開樂壇已有一段時間,但偶爾也會現身品牌活動。事實上,吳雨霏除了在IG社交平台更新的生活近況外,她在去年6月曾在分享1張疑似準備錄音的工作照,令樂迷十分期待Kary復出樂壇。而Kary曾透露過復出進度,表示想待小朋友長大後有較充裕時間分配家庭和工作,才能考慮安排復出,並表示復出想「慢工出細貨」,保持作品質素。
而令吳雨霏考慮復出的最大元素,莫過於是出生時患有心臟病的細女Noa,醫生發現BB的心臟多出一條血管。Kary在細女滿1歲而感觸流淚。在同年12月,她發文表示:「發現我用了大半人生才領悟到『感恩』這個課題」,令她體會很深,還表示幸福非必然;現時細女已2歲多已回復健康。Kary從經歷中學會更加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難怪復出無期。
於2023年一家5口首次旅行。
家中有長期病患的小朋友,家長與家人的陪伴和支持非常重要!適逢3月是全球「兒童醫療輔導服務月」(Child Life Month),由專業兒童醫療輔導師(前稱醫院遊戲師)為家長提供實用的育兒錦囊,包括對病童的應對方法及互動練習,又或懼怕打針、看醫生的小朋友都受用,作為家長不妨參考一下。
為甚麼經常聽到小朋友在進行醫療程序前,已大呼疼痛?專業兒童醫療輔導師建議在治療前先了解小朋友的生心理因素,站在病童的角度,找出相對應的分散注意力技巧,有助醫療過程更暢順。
家長可嘗試尋找一個輕鬆的環境,預先向小朋友講解接下來的醫療程序,讓他們有心理準備醫護人員每一步的醫療步驟,做好心理建設,留意不宜在沒有足夠溝通下觸及小朋友的驚恐情緒。
「陪伴」是讓孩子建構安全感的第一步。真正的陪伴需建立在「認同、信任與理解」的基礎上,讓孩子真切感受到「陪住你」的安全感。在互動過程中,家長擔當情緒安撫者的角色,適時給予肢體接觸與情感支持,例如在治療情境中主動協助孩子緩解焦慮,對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我知道會好驚」、「我陪著你」、「我們一齊入去見醫生」等,需特別注意的是避免使用「學會做一個大女孩/男孩」或「大女孩/男孩是不會哭的」等否定情緒的言語;這些話語無助於緩解情緒,相反會壓抑孩子的心理需求,加劇其內在壓力。
當孩子進入陌生又冰冷的醫療環境而感到不安時,家長可透過「遊戲化陪伴」協助緩解焦慮,例如:引導孩子進行「上山落山呼吸法」互動練習,教導他們深吸氣時想像上山往上吸,緩吐氣時模擬落山輕輕呼,這樣既能轉移注意力,又能調節生理緊張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