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將開學,家長不想三催四請叫子女起床、吃飯、做功課等,是時候改善孩子的散漫、拖拉心態。專家解釋,大部分人拖延的原因都不簡單,家長只有透過和孩子溝通,家長們要了解以下4大可能的原因對抗「拖延症」,有助提升孩子行動力。
作為家長都經歷過每天碎碎念:「起身未?」、「做咗功課未?」、「快啲過嚟食飯」,可是孩子總是聽不入耳,「你有你講,佢有佢做」,家長總是抱怨孩子拖拖拉拉的原因,但原來小朋友可能不是跟你鬧著玩,這是欠缺一些行動力所致。
事實上,孩子需要高度自律,才能在對的時間內,做好自己該做的任務,而要培養孩子自律前,建議家長可先理解造成拖延的原因。根據2位心理學老師所寫的《轉個念,解鎖學習密碼》一書中,當中提到4大常見的拖延原因,家長可透過長期觀察,判斷孩子是傾向屬於哪一種原因,然後再對症下藥。
孩子擔心自己做不好,因此不願意去做,心想:「不做就不會做錯」。很多小朋友在學習上拖延,遲遲不願意完成功課作;未必是孩子懶惰,可能是孩子認為自己沒能力做好,進而對學習有關的一切有所抗拒。
當身心靈不佳時,如睡眠不足、身體疲憊、飢餓或者身體不適時,人自然沒有元氣去執行困難的任務,便會有所拖延。正如小朋友早起床會拖延,大多是因為還沒睡夠;放學回家不趕快去洗澡、吃飯,也是因為上了一整天課,身體疲憊;想歇息一會,或會攤在地上、梳化放空。
這個概念和害怕失敗相近,不過完美主義者常有個難以達到的高標準。他們不是不去做,而是一直無法完成,因為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對自己的成品不夠滿意。例如,有不少作家會拖稿,常常是因為完美主義,但他們會解釋為自己「沒靈感」,然後不斷修改,不斷拖延。
有些人做事總愛拖到最後一刻,到達沒有退路的關頭才去完成任務,令自己迫在眉睫的感覺,反而能讓他願意開始全力衝刺。換句話說,這類人不是不能提早開始,而是享受那被時間追著跑而壓線抵達的快感。
總括而言,「拖延」是一種「習慣」,家長如想改善孩子的心態和提升行動力,必須了解孩子面對困難背後的感受和想法,對症下藥。
當中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協助他們擺脫不良的過去經驗,重新建立信心。協助孩子掌握規劃時間的能力,從「被安排」轉化為「主動規劃」,提升孩子的能力感,相信孩子會慢慢進步,增強孩子面對困難的信心。
不論大人或小孩都有情緒。有時小孩會將想像出來的恐懼或困難放大,導致他們害怕犯錯而令行動力降低,家長要協助孩子了解實際的環境,未必如想像般困難;例如學習游泳,可讓孩子先慢慢將腳踏入水中感受,再學習呼吸,繼而學習手和腳的動作,將游泳困難的技巧拆成小步驟,讓孩子逐步學習,有助提升信心。
很多時,父母會希望為孩子好而要求或安排孩子進行不同的事情,但其實孩子並不一定理解當中的原由,結果只會被迫而完成任務,意志消沉。家長們不妨與孩子共同協議,給予孩子部分主導權,例如讓孩子一同討論每天的行程規劃和娛樂時間,在事前先跟孩子達成共識,告知孩子若不想被催促提醒就需要主動把工作清單內的事情做妥,讓孩子的行動更有主導權。
家長可以教授孩子管理及分配時間的方法,學習安排把要完成事情的先後次序,並將每件事情設定預計完成時間,讓孩子慢慢掌握時間概念,加以鼓勵孩子要把握時機,及早安排減少事情累積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