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孕期出血】現年36歲的方泳琳(Jessie)樣子甜美獲封「籃球女神」,她於2023年與拍拖兩年的前甲一籃球員男友陳張敏結婚,結婚未夠兩年二人今日宣布造人成功,可喜可賀!不過陀B期間方泳琳遇上了有驚無險的小插曲,她在拍攝ViuTV真人騷《大力情人》時,竟忽然「見紅」,嚇得她立即停工卧床一星期。到底在不同時段的孕期出血現象是否普遍?一旦發生孕期出血又應如何應對?下文為大家詳細拆解。

(圖片來源:IG@lamlamjessie)
方泳琳於一年多前,與前甲一籃球員男友陳張敏結婚。(圖片來源:IG@lamlamjessie)

(圖片來源:IG@lamlamjessie)
(圖片來源:IG@lamlamjessie)

(圖片來源:IG@lamlamjessie)
方泳琳早前宣布有喜,更分享警險事件!(圖片來源:IG@lamlamjessie)

 

(圖片來源:IG@lamlamjessie)
身材高䠷外貌可人的方泳琳,有籃球女神的美譽。(圖片來源:IG@lamlamjessie)

方泳琳孕期出血虛驚一場

(圖片來源:IG@lamlamjessie)
(圖片來源:IG@lamlamjessie)

結婚一年多的方泳琳早前公布懷孕陀B喜訊時表示:「終於可以同大家分享呢份喜悅啦!我哋一直都好鍾意小朋友,所以結婚之前已經做晒婚前檢查,婚後亦都即刻調理身體,進入備孕狀態!直到拍攝《大力情人》嘅時候,身形已經調理到大咗成個碼!但最驚險係去到拍攝最後一日,我都未知自己原來已經懷有身孕好,喺節目入camp嗰陣搬咗好多個沙包,好似摔角咁推對方出沙圈等等嘅危險動作🙈 諗返起都牙煙! (最後係拍晒成個節目先發現自己有咗😓) 之後隔咗冇幾耐,唔知係咪真係太操勞,發現有少少見紅,要臥床成個星期,不過BB都好叻叻,冇事冇事😌感謝上天俾機會我哋成為父母🙏🏻 非常期待BB嘅來臨👶🏻唔知BB鍾唔鍾意打🏀呢?究竟佢會似Mammy做射手,定係似Daddy做大前鋒呢?」

(圖片來源:IG@lamlamjessie)
(圖片來源:IG@lamlamjessie)

方泳琳在未知陀住B的情況之下操勞過度,最後好在有驚無險,真的抹一額汗。其實無論懷孕前、中或後期,都有可能有孕期出血現像!到底孕期出血是否陀B不穩的懷孕警號?又可以如何應對?下文為大家逐一剖析。

(圖片來源:IG@lamlamjessie)
(圖片來源:IG@lamlamjessie)

孕期出血原因(懷孕初期:約5-12週)

避孕 驗孕
(圖片來源:《BB來了》劇照)

懷孕初期出血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首先,黃體素不足是常見原因。懷孕期間,卵巢會必泌出黃體素,幫助維持子宮內膜穩定,支持胚胎著床及早期發育。但懷孕9週前黃體素供應不穩,可能導致輕微出血,此情況通常可透過補充黃體素改善。其次,若胚胎本身因染色體異常,或發育問題而自然淘汰,也會伴隨腹痛與出血,此類情況屬於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勉強安胎未必有益。

此外,部分孕婦因胚胎著床位置正確但發育不穩,可能增加早產風險,需透過臥床休息與安胎治療加以穩定。值得注意的是,若出血情況與下腹悶痛同時出現的話,很可能出現宮外孕情況,需立即就醫,並採取藥物或手術處理,以免對母體造成永久性傷害。最後,孕早期的出血現象,亦有可能是胚胎鑽入子宮內膜時出現的「輕微著床性出血」,此現象通常無需過度擔憂,但仍建議觀察並與醫生確認情況,以排除一切不穩定因素的存在可能。

 

孕期出血原因(懷孕中期:約13-28週)

懷孕中期的出血,多與胎盤或子宮問題相關。特別是曾多次生育及高齡懷孕人士,需特別留意有否出現胎盤前置狀況。若胎盤位置過低或覆蓋子宮頸,可能引發無痛性大量出血,需嚴格限制活動並接受密切監測。

當醫生找到出血原因後,孕婦便需接受嚴格限制活動及密切監測。此時期若出血合併規律宮縮,有可能是早產徵兆,此現象於過度勞累或壓力過大的孕婦之中最為常見,需立即就醫,並採取措施抑制宮縮。

懷孕 產前 產前抑鬱

此外,懷孕中期出血亦可能是胎盤早期剝離現象。胎盤早期剝離是指胎盤在分娩前部分或完全從子宮壁分離,可能導致母體大出血與胎兒缺氧。若症狀嚴重,需立即進行緊急分娩以保障母嬰安全。

若出現胎盤早期剝離,症狀包括隱藏性出血,或者會出現劇烈腹痛,若屬輕症,臥床休養一段時間便無大礙,若屬重症,則需緊急分娩以保母嬰安全。另有少數孕婦,或因子宮頸機能不全,子宮頸無法承受胎兒重量而出現鬆弛性出血,若遇上此情況,醫生需透過環紮術加以鞏固,以保障母親與胎兒健康。

孕期出血原因(懷孕後期:約29週至分娩)

懷孕後期出血,需要清楚分辨是「異常出血」,抑或是「產前落紅」。預產期前1個月內的少量黏稠血絲屬正常落紅,但若出血量多、色澤鮮紅或伴隨腹痛,則有可能是胎盤早期剝離或前置胎盤復發,需要緊急處理以保母親及胎兒性命安全。

懷孕 產前 孕照 胎教

曾接受剖腹產或子宮手術的孕婦,須警惕子宮破裂風險,此狀況可能引致休克,需立即進行手術。此外,子宮頸感染或息肉也可能導致出血,雖不直接影響胎兒,但可能誘發早產。若遇上上述情況,需透過內診確認並治療。

 

孕期出血的其他潛在風險

另外一提,孕期出血亦可能與母體疾病相關,例如痔瘡破裂的鮮血易與陰道出血混淆,長期可能加重貧血;若孕婦患有子宮頸糜爛,或泌尿道受到感染,則可能因組織脆弱,則可能出現「見紅」或小便帶血現象,需對症治療,以避免出現併發症。

 

任何出血皆為警號   務必及早就醫

最後提提各位準媽咪,孕期出血無論階段、血量多寡,均屬異常現象。簡單概括而言,前、中、後期出血應該以排除法剔除對母嬰有危險的各種情況:

懷孕初期出血:先排除流產與子宮外孕的可能性
懷孕中期出血:警惕是否出現胎盤問題與早產
懷孕後期出血:需辨別是病理出血抑或產前徵兆。

懷孕婦女在任何時期出血,即使並無明顯不適,也應立即就診,並向醫生詳述出血特徵(如顏色、頻率)並配合超聲波等檢查,以確保母嬰平安。謹記「預防勝於治療」,定期產檢與即時就醫,是守護妊娠健康的關鍵因素,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