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小朋友並不容易,要料理出院後的早產兒,家長都感到徬徨無助。協康會舉辦的「親‧早‧啟動─早產嬰幼兒支援計劃」於早前舉行家長講座,提供有關照顧早產兒及幫助他們成長發展的實用資訊。
協康會物理治療師許鳳櫻姑娘表示,協康會物理治療團隊有不同的策略,為每個階段的孩子提供適當的訓練;而由於小朋友每星期只會與物理治療師會面一至兩次,故父母若能每日抽空半小時至1小時與小朋友做親子訓練活動就更為理想,家長亦是最好帶動者,提升小朋友參與各項訓練的興趣。
訓練早產兒 要注重持續性
李生、李太育有一對孖胎,現時4歲半,於懷孕29週時出生,初時有腸壞死的問題,需要做手術,睡了個多兩個月氧氣箱才可回家。他們在孩子1歲時都有聽過講座,以為早產引伸的問題已經漸漸消除,但後來發覺小朋友各方面發展都比較遲緩,在學校跟不上學習進度,決定轉讀特殊幼兒中心。「聽完講座就明白到就算BB長大了,原來還有很多訓練要做,不要以為兩歲識行識走就以為OK,但原來要識單腳跳,家長其實還有很多範疇需要跟進。」
Mandy及Leo育有一名17個月大的孩子,BB於懷孕31週出生。由於孩子早產, 起初食奶又容易嗆奶,更比同齡的BB細及輕一點。而近來發現他脾氣比較忟憎,二人又會聯想到可能與早產有關。尋找資訊時,他倆發現坊間資訊大多都是來自網上討論區或家長群組,未能確認資料的真確性,所以相關機構能夠舉辦提供正確資訊的講座相當重要。參與講座後,他們知道要更持續留意BB的大小肌肉發展。
「親‧早‧啟動 ─ 早產嬰幼兒親子支援計劃」是由協康會主辦、「美贊臣社區關懷計劃」支持的項目,由協康會物理治療師團隊建立全港首個支援最全面的早產嬰幼兒服務平台。詳情請瀏覽:http://heephong.org/pre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