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忙於義務為學校及機構舉行心理健康講座,除了教育學生、家長及老師有關壓力及情緒處理、及早察覺情緒病和自殺徵兆外,也著重推行正向心理培訓,教授提升抗逆力之技巧。
打破負面的社會氣氛
香港的教育及社會價值觀念可能過分著重課本知識的傳授及學生的個人成就,而忽略了教導學生如何解決及面對逆境、人際關係處理、壓力管理等實在的生活問題。 整個社會都彌漫著負面的氣氛,如經濟及政治前景不明朗、物價上升、大學畢業生競爭大、失業率高等,都為年輕一代加添隱憂。 而且,社會對年輕一代一方面過份保護,另一方面又貶低他們的自尊心,那些「港孩」、「廢青」的稱呼,可能令兒童及青少年都慢慢感到自己毫無價值,漸漸變得欠缺獨立和自信。要打破負面的社會氣氛,社會各界必須重新凝聚,重建互信和希望,創建關愛社區。
試煉中成長
要提升學童的抗逆力,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為年輕人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去嘗試不同事物,讓他們在困難和試煉中成長。 家長及學校老師亦應容許年輕人犯錯和改過,避免過份刻苛刻的處罰; 但同時亦不宜過份保護,要把年輕人帶離溫室,讓他們學習獨立解決困難的能力,從中逐步明白壓力和逆境是人生必經的過程。
雖然困難和逆境在所難免,但如果我們視之為暫時性、局部性和非個人的,我們勝過逆境的能力便會提升。舉例,家庭和老師可向學童灌輸「一次失敗不等於永遠失敗」、「運動不是強項不代表所有事情都不成功」、「考試不及格也不代表個人價值問題」等較正面的思考方式。這種正向思維方式有助提升樂觀感和抗逆力。
正面鼓勵,建立自信
調查顯示,少於四分之一港人會讚美家人; 相反,有近兩成半子女近乎每天被父母責罵一次。究其原因,傳統的中國家庭都甚少表達讚賞,而且對子女各樣德行都期望甚高,著重規則和成就而忽視子女的獨特性。父母在批評子女時,經常傳遞大量負面情緒。而當子女在一個充滿批評和負面訊息的家庭中成長,他們會變得欠缺自信、缺乏安全感、情緒和想法會較負面,以及欠缺追求改善的動力。
因此,家長和老師應將焦點多放在學童行為良好及進步的地方,多鼓勵、讚賞有助建立兒童自信。 而且,家長和老師應多尊重和關愛學童,良好的親子和師生關係,穩固的社交人際網絡,有助提升他們的抗逆力和希望感。
培養正向思維
要提昇兒童的抗逆能力,家庭及學校都需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並推行正向心理及生命教育等培訓,協助兒童及青少年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培養積極、樂觀的思維及人生態度,學會珍惜生命,發掘人生方向及理想。
家長、學校和社會各界共同協力,建立正面及和諧的成長環境,有助提升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