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天,我們一年一度前往長洲祭祖。每年祭祖我們都視之為往離島郊遊的日子,在掃墓後我們都會到附近的崖壁石上野餐。今年,親友們帶備了風箏,讓我家女兒們也能一嚐放風箏的滋味,她們都是第一次咋!
Anson 對放風箏很感興趣,誰知我家爸爸比女兒更投入,只顧不停地放風箏,連吃也不願吃。而 IreneMama 坐在地上一邊吃,一邊觀看他們放風箏的樣子,也很有趣呢!
一開始的時間,爸爸和女兒放風箏,爸爸負責線圈;Anson 負責拋上去,試了幾次,未能成功把風箏放上半空......
爸爸和女兒試試換轉位置,爸爸負責拋上去,Anson 負責線圈,又試試二人一起拿線圈;好像好一點,今次成功把風箏拋了向上,低飛半分鐘又徐徐下落。
看著爸爸的表情,由笑容滿面轉為眉頭深鎖,由滿有希望轉為失望,對放風箏的方法感到懊惱。
他們不斷嘗試,轉換不同位置,試驗不同角度。然後身邊吹來一陣微風,把風箏送了上去,由半空,繼續向上到了高空,成功飛得很高很高......大家都不禁嘆了一口氣,雖然烈日當空,也忍不住仰天觀看。
風箏在高空飛了一陣子,突然往下墮,此時大家都嚷著要收線,隔了一陣風箏穩定了,又放線任它飛翔。因為有了前一陣子的經驗,在我們要收回風箏時,已掌握得不錯,風箏緩緩降落至 Anson 的手中!
在父母充滿盼望讓孩子達到自己的期望時,以為孩子第一次就可以跟自己的理想一樣高飛,可是事實卻不能。孩子未必能即時翱翔,更可能多次折返墮地。
縱然,父母必須明白孩子就是跟風箏一樣無定向。若父母願意不放棄,繼續嘗試站在不同位置,以不同角度及去方式鼓勵孩子,父母總能有一些頭緒,協助孩子朝著目標邁進,不過也不代表他可以一時間達到您所期望的位置。
就在這個感到懊惱的時候,往往又有意想不到的風(=助力)去引領孩子,這助力可能是一位老師、一位伯樂,一次面對失敗而啟發的力量,也可能是從生活上無心遇上的一句話,就可以帶動孩子飛得更高更遠。
到風箏飛了上天後,又要懂得適時放線和收線,才能把孩子在掌握之中,遙望中的父母便感到欣慰。
其實家長自己也可能有過近似的經歷,例如在事業上,在開始做事的時候,總會跌跌踫踫,發展未及如意,對自己的前景感到懊惱和困惑;家長們,您認為讓風箏一飛衝天,便成功翱翔天際;還是從失敗中學習,靜待時機乘風再翱翔好呢?
各人總會有不同答案,沒有對錯!只要一家人同心合意,多鼓勵,勇於嘗試,最終都能得到意想不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