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87331150踏入炎炎仲夏,中暑個案屢見不鮮,加上全球暖化問題嚴重,全球平均氣溫在近一百年間升了0.74蚓!研究顯示,面對中暑威脅,兒童首當其衝,當中更以肥胖及平日缺乏運動的兒童較容易中暑。

認識熱病 

一般普羅大眾經常提到的「中暑」,醫學上稱為「熱病」。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醫生指出,熱病可細分為熱痙攣(熱抽筋)、熱昏厥(熱射病)、熱衰竭和中暑高熱。

對於不同種類的熱病,其徵狀、病因以至處理方法亦各有不同。例如,熱痙攣患者會因脫水及肌肉包膜內外之鈉、鉀失去平衡,而令運動中之肌肉及腹肌不自主抽搐。患者適宜在陰涼處休息,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同時亦應輕輕按摩及伸展抽緊之肌肉。

熱病者急救方法

比較嚴重的熱病種類,分為熱衰竭和中暑高熱,熱衰竭患者的脈搏會跳得快而弱,甚至會出現作嘔、皮膚起鵝皮的情況,同時亦可能出現熱痙攣或熱昏厥徵狀,若處理不當,更可能演變成中暑高熱。

中暑高熱患者會因身體吸熱速度遠超散熱速度,而令核心體溫升至超過 40蚓,而患者更會因高溫,令腦部體溫調節功能失效。除要立刻補充水份及電解質外,亦應用水噴在患者皮膚上,尤其是大靜脈接近表皮之部位,以避免因皮膚溫度急速下降而引致血管收縮,影響皮膚散熱。若不及時送院救治,則會增加死亡危機。

為什麼兒童較易中暑?

韓醫生解釋,兒童較易中暑,主要是因為身體發育尚未成熟而影響散熱。兒童腦下垂體發育未完全成熟以及汗腺調節功能未完善,以致過熱時未能及時給身體發出訊號排汗。因此,兒童比起成年人更易中暑。

另外,兒童體形較小,身體表面蒸發水分的速度比大人快,加上新陳代謝迅速,出汗量較大而令水分快速流失,亦是較易中暑的原因。

肥胖、運動能力與熱病之關係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系副教授劉永松博士指出,調查發現現時全球約有二千萬名少於15 歲的兒童出現過重情況。至於香港,直至2006 年,肥胖兒童的比率為18.4%,僅次中國位列亞洲地區第2 位。另外,近10 年香港兒童肥胖的趨勢亦錄得明顯上升,由99 年的16.9% 升至09 年的20.4%,近年更以每年平均1%速度增長。

由於肥胖體質常與耐熱能力低聯繫在一起,在同一體力活動程度下,身體會產生較多熱量,同時,因散熱效能較差、皮膚皮脂組織下汗腺較少、心臟輸出率效能低等因素,令肥胖人士較易中暑。劉教授亦指出,研究發現,熱衰竭的個案中,患者多為高BMI 一族,當中包括一向有接受體能訓練的運動員、軍人及士兵。

肥胖兒童運動時熱痙攣風險高

研究指出,在評定不同體格的青春期男生,發現潛在出現熱痙攣的風險,肥胖是非常主要的考慮因素。

肥胖兒童與成年人一樣,身體的耐熱能力較低,在高溫下運動,相比偏瘦兒童普遍熱適應能力較慢,核心體溫較高。代謝反應方面,每公斤體重的耗氧量顯著較低,但維持身體運作所的耗氧量比率卻更高。而肥胖兒童的皮膚溫度亦較偏瘦兒童低,可見其散熱能力不理想,抵抗環境限制之能力較差,有見及此,應為肥胖及偏瘦兒童提供度身訂造的酷熱天氣下運動指引。

運動期間飲用電解質飲料
避免出現低血鈉症

於運動前,應適當地補充體液,建議補充量為每公斤補充約5-7 毫升體液,而理想飲料溫度為約 -15蚓 至 21蚓。運動後,應注意補充水份及電解質,每流失1 公斤體重,補充1.5 公升體液,亦宜食用適量鹹點。

劉博士建議家長小心兒童出現低血鈉症,兒童本身新陳代謝率高,汗腺發展未完善,在酷熱天氣下運動容易出現大量脫水,如只飲用大量(遠遠超過流失之汗液)不含電解質飲品,及不進食含鹽食物如餅乾、麵包等,會令體液進一步被稀釋,血鈉濃度下降,於是兒童或會出現昏睡、無力、肌肉抽搐、神志不清、癲癇等症狀。

兒童中暑家長指引

酷熱天氣,兒童出現中暑情況屢見不鮮,過去曾有學童於行山、參加嘉年華活動,甚至等候校巴期間中暑需要緊急醫療支援。若不幸遇上兒童中暑,家長應即時為患者降溫,以及尋求醫療援助。首先,應把患者移往陰涼處、躺下並承高雙腳、除掉有礙散熱的衣物,在身上洒水以降低皮膚溫度,注意患者清醒程度。如患者不省人事,應置患者於側臥,並盡快尋求醫療援助。

資料來源:香港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醫生、香港浸會大學體育系副教授劉永松博士,以及香港聖約翰救傷會助理訓練經理潘啟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