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仁濟醫院陳惠賢姑娘睇電視學外語
現今的孩子常有機會觀看不同的電視頻道,就連家中電視亦已可連接不同的網上節目/短片,一套出名的外國卡通人物外語教材套亦令家長趨之若鶩,但經常看電視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是否有幫助呢?

加拿大團隊曾於兒科學術會年會上發表報告,研究近900名6個月至兩歲幼童使用觸控螢幕的習慣,並評估幼兒的語言能力,包括使用聲音獲取注意、組織句子、詞彙數量等。研究指出,有兩成18個月大幼兒每日花28分鐘使用觸控螢幕,而每使用30分鐘,孩子出現語言表達發展遲緩的風險會上升49%,即較不擅於使用聲音及詞語表達自己。
世界衛生組織(WHO)亦於近月首次發出指引,建議年齡介乎2歲至4歲的幼兒每日平均使用電子螢幕的時間不應超過一小時, 而不足一歲的嬰兒務必完全遠離電子螢幕,而電子螢幕包括看電視和影片,以及玩電腦遊戲。

仁濟醫院陳惠賢姑娘睇電視學外語
幼兒學習語言,最好的方法仍是多與父母聊天,若家中少聽見語言,學會的詞彙亦較少。早期的語言學習需要互動,這不只是聆聽,孩子亦需要閱讀父母的表情、身體語言、動作,以及語調,研究指出,75%的溝通表達都是非言語的,例如父母和小朋友玩一份煮飯仔玩具,會手口齊用,父母會扮著肚餓的表情,可能又捧著大肚子表示很餓,接著用上較高的音調,指向一隻香蕉,並說出「香蕉」來教小朋友這個詞語,小朋友透過父母的表情、動作、語調和聲音,就學會「香蕉」這個詞彙了。

的確,看電視或不同類型的光碟能讓孩子認識日常生活中較少接觸的事物/詞彙。可是,幼兒觀看電視是單向的,並沒有與人溝通互動的機會,幼兒因而缺乏與人對話及運用語句之機會。而且由於電視畫面豐富,當孩子常常接觸這些視覺和聽覺刺激豐富的畫面,他們對現實環境或會感到沉悶及欠缺興趣,這些均會對語言發展有負面的影響。

所以,各位家長在為孩子選擇玩具和教材時,不要只想著這份玩具/教材可以學到甚麼外語、有甚麼學習元素,教材其實不是最重要,如何使用、家長有否和孩子一起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呢。

本文作者:仁濟醫院鄭裕彤兒童成長發展中心 言語治療師 陳惠賢姑娘

陳惠賢姑娘曾任香港大學言語及聽覺科學學系臨床導師,持有香港兒童口語(粵語)能力量表合資格測試員、Certified Lessac-Madsen Resonant Voice Therapy, Lessac-Madsen Resonant Voice Therapy–KID Provider ( 認可LMRVT成人及學童聲線治療法言語治療師) 等資歷,擁有超過十五年幼兒至青少年語言、發音、吞嚥、聲線、口吃及社交溝通能力之評估及訓練的經驗,亦為本港多間早期復康機構及小、中學提供言語講座和治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