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本能,但有統計發現,有接近一半幼稚園學生一日三餐均是由父母或工人姐姐餵食的,而且大部份小朋友不喜愛吃正餐!於是家長們,每天都要花好多時間來氹小孩吃飯。
究竟問題出在何處呢?怎樣才可培養出小孩自己吃飯的習慣?
多帶他們到街市、超市了解食物未烹調前的樣子,讓他們認識每天吃的食物如冬瓜、菜芯、蘿蔔的樣子是怎樣的,甚至在假日帶他們到農場參觀,參與採摘食物。於是小孩在晩餐時間可以吃到自己辛勞完的回報,更覺滋味!
一些簡單的食物可以讓小孩嘗試去參與,例如做壽司、包餃子等,也許製作過程會弄污衣服,甚至令屋企大混亂,但這是令小朋友喜歡進食的最有效方法。試問有甚麼會比自己親手做的食物更美味呢?
如果每日都是吃著同一樣的食物,不要説小朋友,甚至成年人也會感到悶!餐單要定時換,而且在當中加入一至兩款孩子特別喜歡的食物,這樣可以大大增加他們的食慾,同時孩子也會乖乖地坐到餐椅上進餐。
每個人的口味不同,孩子亦有選擇的權利。很多父母喜歡將食物剪到「碎濕濕」然後混到小孩的飯碗中,試問,大人也會喜歡這樣的一盤食物嗎? 如果你都不喜歡,試問孩子又怎會喜歡呢?所以我們應當問問孩子:你今天想吃甚麼?他選擇後,才將食物放到他們的碗或碟上,再將食物剪碎,讓他容易進食和接受。
不妨建立家的進食文化,例如每次進餐前都有一個開飯儀式,就像排球比賽開始前一樣大家手疊手,然後一齊叫「各位食飯」。相信孩子們都好希望參與每一次的開飯儀式,所以即使之前在玩玩具,看電視都會乖乖地坐到自己的餐椅上準備。
每位小朋友初學進食時必然會弄污衣服和地方。家長們應當接納並給予支持,切忌責罵,只要孩子有進步便應給予讚賞。
剛煮好的食物不宜放太久,不但會影響食物味道,營養亦會流失。建議限制孩子每餐要在半小時內把食物吃完,如果他能完成,便有獎賞,獎品是一些甜品或水果,又或吃麵包都可以;但如果在限時內未必完成,請將食物收起,並嚴厲執行「下一餐正餐前他不可以吃任何食物」的規條。
筆者曾試過有一次當棉花糖(我的大仔)在下午茶時間吃了好多蛋糕,結果在晚餐時未能完全吃掉自己的食物,更對我說:「我不吃了!」於是我嚴厲地對他説:「你選擇不完成,我不會迫你,但明天早餐前我不會給予任何食物,你同意嗎?」當天晚上,我和棉媽吃水果時他便苦求我讓他吃蘋果,我再對他說:「因剛才你選擇了不完成晚餐,所以明天早餐前你都不會有其他食物,即使肚餓亦然。」後來呢?棉花糖在這次受苦的經歷後,每次都會乖乖地在半小時在自己吃完食物呢。
教導一個小朋友真的要花好多心思!然而生活中很多細節更不是playgroup 或學校可以學到的,所以希望藉此小小分享可以和各位家長有所交流。
撰文: Howard Liu